俗話說,百善孝為先。“孝”源于心,“愛”生于情。孝老愛親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,是家庭美滿幸福、社會發(fā)展進步的基石。
尊老愛幼是我國優(yōu)良的道德傳統(tǒng)的精華。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(xiàn)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,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。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,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,有一點卻是共同的,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孝老愛親我知曉
羊有跪乳之恩,鴉有反哺之義,贍養(yǎng)老人是每個人的責任更是義務。
一個孝順的人,從來不得心安理得當“啃老族”。體諒與尊重老人的 “固執(zhí)”,對他們不但要愛還要有足夠的耐心。
一個關心父母的人,都知道老人如小孩,從來不得對他們失去耐心。
一個孝順開明的文明人,都知道鼓勵父母走出家門,結(jié)交朋友,從來不得只許自己“海內(nèi)外”,不許父母“新馬泰”。
一個關心父母的文明人,都知道把父母拉進親友群,教他們與親友聊天、搶紅包,從來不得讓他們與現(xiàn)實隔絕,與時代脫節(jié)。
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;是寒冬里的一把火;是沙漠中的一泓泉;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。
“孝”是傳統(tǒng)美德,也是家風,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,孝老愛親既是家風,又是國風。
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,我們應積極營造良好的敬老、孝老、愛親、護幼的氛圍,讓孝老愛親的燈長明,讓良好家風傳承好、發(fā)揚好,繪就美好生活的文明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