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進一步落實外語類專業(yè)課程思政和多語種版“三進”工作,外國語學院安排英語專業(yè)周軒和商務英語專業(yè)寇立葉老師于2023年8月19-21日前往邯鄲學院參加“河北省高校 ‘理解當代中國’教學研討會”。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賈海明、邯鄲學院黨委書記姜瑞林教授、邯鄲市政府副秘書長田東、河北省高等學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正栓教授、外研集團(外研社)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外研社社長王芳共同出席此次教學研討會。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以“全面提高外語人才自主培養(yǎng)質量,著力造就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”為題,就教育強國背景下外語人才自主培養(yǎng)作主題報告。他強調我們需要從下面六方面抓起,一是要創(chuàng)新推動外語教育課程思政建設,抓課程、抓教材、抓師資、抓實踐,全面推進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“三進”工作;二是要在“四新”建設中推進外語教育創(chuàng)新。以新文科建設為引領,推進組織模式、培養(yǎng)機制、內容方法和理論實踐創(chuàng)新;三是要聚焦涉外人才培養(yǎng),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整體謀劃、分類推進涉外人才培養(yǎng);四是要打造面向新時代的外語核心課程體系,研制外語類專業(yè)教學要點,探索建構中國自主外語教育知識體系;五是要以數字化構建外語教育新形態(tài),加快數字化轉型,打造教學新形態(tài);六是要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外語教師隊伍,培養(yǎng)既授業(yè)更傳道解惑的“大先生”,大力提升教師“三進”教學能力。
圖1: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講話
在教學示范環(huán)節(jié),西安交通大學高洋副教授分享了《英語讀寫教程》的教學理念、課堂設計與實踐,提出“需自然、易共鳴、能產出、好評估”的教學設計原則。北京科技大學梁曉暉教授以《英語演講教程》為例,展示了北京科技大學如何利用《理解當代中國》系列教材實現課程銜接,并結合具體單元對課程設計進行了細致講解。邯鄲學院陳曉華分享了《漢英翻譯教程》的教學實踐,結合線上拓展訓練,在翻譯課程中深入貫徹課程思政、融合學習、能力導向,在提升學生翻譯技能訓練的同時,幫助學生了解邯鄲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,理解邯鄲當地的革命文化。
圖2:北京科技大學的梁曉暉教授進行《英語演講課程》教學示范
圖3:西安交通大學高洋副教授進行《英語讀寫課程》教學示范
河北省本科高校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,匯聚智慧,凝聚力量,夯實“三進”工作,積極探索河北省外語人才培養(yǎng)、課程建設、師資建設的新路徑,為構建外語人才自主培養(yǎng)體系、培養(yǎng)高水平國際化人才作出更大貢獻。此次研討會讓我們深入理解了“三進”工作要求,充分地認識到了《理解當代中國》系列教材建設和推廣使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,為我院英語專業(yè)人才培養(yǎng)指明了方向。
圖4:河北省高等學校 “理解當代中國”教學研討會合影留念
圖5:周軒、寇立葉老師參加河北省高?!袄斫猱敶袊苯虒W研討會照片